中国ESG市场概述——ESG基本概念:关注环境、社会、治理
ESG基本概念
ESG 即环境(Environment)、社会(Social Responsibility)和治理(Governance)三个名词的首字母缩写,包括信息披露、评估评级和投资指引三个方面,是一种关注环境、社会、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。它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年提出,是 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反映,将公共利益引入企业价值体系,将企业发展对环境社会的外部影响内部化,更加注重企业经济活动与环境社会建设的动态平衡和持续发展。具体来看,ESG包括以下三方面:
环境(E):主要涉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,涉及气候变化、环境管理机制、能耗、污染、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利用情况等;
社会(S):其核心关注点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社会责任的承担,主要涉及员工权益保障、供应链管理、消费者保护政策以及和其它利益相关方的关系;
治理(G):主要涉及管理架构、薪酬、内部控制、审计独立性,风险管理、技术创新等议题。
ESG评价体系意义
研究和推广ESG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基于ESG评价,可以观测 企业ESG绩效、评估投资行为 和考量企业在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。
中国ESG市场概述——ESG助力实现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
2020年9月22日,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“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,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”论述中的“碳达峰”与“碳中和”一起,简称“双碳”目标。“双碳”目标的提出与ESG理念中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初衷不谋而合。
碳达峰与碳中和
碳达峰: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,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不再增长,之后逐步回落。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,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,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。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,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,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。
碳中和: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,通过植树造林、节能减排等形式,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,实现二氧化碳的“零排放”。简单地说,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“收支相抵”。
碳排放交易市场
2021年7月16日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。它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。据生态环境部数据,截至2021年11月10日,全国碳市场共运行77个交易日,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,344.04万吨,累计成交额达到10.44亿元。未来随着中国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稳步扩大,中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。
中国ESG市场概述——ESG引导企业关注公共利益
ESG指标体系的核心是绿色发展:在中央、国务院、部委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发文中,节能减排、绿色金融、清洁生产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,受碳中和政策驱动,绿色发展将是ESG指标体系的核心。为了实现绿色发展与“双碳”目标,必须引导行业、企业调整能源结构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、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、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、努力增加生态碳汇等。
ESG助力企业开展多方面建设:在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及能源市场改革的双重背景下,ESG理念有助于企业标准体系、信息披露、激励机制、产品设计、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建设。
ESG关注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:ESG将公共利益引入企业价值体系,将企业发展对环境社会的外部影响内部化,因此也在积极引导企业关注于政府及监管部门、投资者、员工、客户、供应商、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关系。
中国ESG市场概述——ESG指数赋能产业评级
从ESG评价整体体系上看,该评论体系运作架构为通过各公司公布相关ESG数据,如公司年报、CSR报告、公司官媒以及政府信息、媒体报道等信息,作为底层数据,与数据基础服务相融合,并通过数据超融合报告,经过ESG评分体系(客观指标评估、主管指标评估、负面信息评估及交叉审阅)分别输出E因子、S因子和G因子评价展示,再通过加权计算,最后获得数据相应评级,输出ESG得分及负面评估报告。
更多数据资料可点击下方链接
可点击下方链接查看相关行业研究报告
欢迎评论、点赞、收藏和转发!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。
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:请在转载、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、著作权;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,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,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。